具体方法:
1.尿常规检查留取的尿液应为中段尿。
2.如果留取24小时尿样,应在留尿之日早晨8点主动排尿,这次尿弃之不要。8点以后至次日8点,24小时内每次的排尿量,应全部保留在干净的容器内。次日8点也应主动排尿,这次尿是8点钟以前产生的,必须全部留下。将24小时的尿收集搅匀,记总量。将混匀的24小时尿液各取出100毫升,送化验室检测24小时尿糖定量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注意事项:把收集的尿液放置于阴凉的地方,防止细菌侵入繁殖,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最基础的是尿常规和肌酐、尿素氮化验,另外还要进行血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有条件最好再做个肾脏超声。一般肾脏疾病早期,在小便常规检查中就能发现血细胞、蛋白、管型等异常情况,且非常敏感。
我今年29岁,患有慢性肾炎。请问:我这样的病能要小孩吗?
专家解答:
妇女妊娠期的肾血流量是明显增加的,肾小球处于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加上患者有水钠滞留、存在高凝状态,使肾脏在解剖结构上体积增大,肾盂炎肾盏和输尿管扩张,这些改变有可能造成慢性肾炎或原发性肾脏病变的加重和恶化,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如慢性肾炎患者仅有尿沉渣异常,妊娠过程多能顺利通过,但即使仅有蛋白尿,妊娠期的并发症和出现死胎的发生率也较正常孕妇为高,所以,慢性肾炎患者最好不要怀孕。若要怀孕,必须得到医生的同意,并符合以下条件。
1.慢性肾炎稳定在两年以上,两年来无血尿,蛋白尿少于每天0.5克。
2.肾功能正常。
3.无尿路感染,无高血压。
4.病理类型较轻,如微小病变、轻微病变、黏度系膜增生以及早期的膜性肾病。
慢性肾炎病人妊娠后应多休息,定期检查血压及尿常规、肾功能等,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状态;妊娠晚期应住院观察治疗,密切观察肾功能状况,若出现肾功能恶化,应立即中止妊娠。
67岁的李大妈平常身体挺好,每年体检空腹血糖都在正常范围。近段时间发现双下肢水肿,身体乏力。经检查,被告知患上了肾病,并且是糖尿病并发的肾病。李大妈纳了闷,听不少人说糖尿病肾病是得了糖尿病多年后才有的症状,我平常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血糖也不高,怎么说自己的肾病是糖尿病肾病呢?
其实,老年人空腹血糖不高,没有症状,不等于不是糖尿病。在临床上,有2/3的老年糖友,空腹血糖不高,没有明显症状,但是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血糖则大于11.0mmol/L。
不要小看餐后高血糖,它对人体血管的损害,尤其是对微血管的损害比空腹高血糖对其损害更大。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会引起毛细血管间质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老年人体检,不仅要筛查空腹血糖,还要关注餐后2小时血糖。
答: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一旦确诊为尿毒症,一般的主张是尽早采取透析治疗。如果透析比较晚,对患者身体的损害会比较大,对透析和移植治疗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透析得越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越大。因此,应提倡早期透析治疗,而不是拖着不透析。早期透析是对尿毒症积极的、主动的、及时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透析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节省透析后的治疗费用,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特别是早期开始腹膜透析,可以充分发挥原有肾功能的作用,效果更为理想。
答:从西医的角度来说,确诊肾病之后,除了要接受药物治疗,还要做好饮食调理和运动治疗。在此基础上,正确使用降压药物,如ACEI/ARB等,减少高血压的风险。患者也可选择冬虫夏草、六味地黄丸,对改善微循环、保护肾脏有一定作用。
必须明确一点,治疗疾病需要选择正规的药物,而保健食品是没有治疗作用的,国家相关部门也明令禁止保健食品宣传治疗功效。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某些补肾产品,其成分并不明确。因此,治疗肾病仍需选择正规的方式。
吃饭讲饭量,穿衣讲尺寸。那么,一个血透病人要透析多少最为合适呢?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每周透析少于8小时,死亡率就会明显增高,而透析时间长于12小时,则死亡率减少一半。也就是说,每周透析8小时是最低的限度。最合适的透析剂量是每周透析12小时。
透析剂量足够,透析就充分,透析充分就少得并发症,生活质量就高,而且生存期长。那么患者如何自我判断透析剂量是否足够呢?这就要做到:①使血压维持正常或接近正常;②没有可见的浮肿(达到干体重)或在透析中超滤稍多一些就出现出汗、低血压的症状;③心胸比例小于50%;④自我感觉良好,食欲正常,活动不受限制。如果达不到上述几点,就是透析剂量不够。
如何做到透析充分呢?①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完成透析,不掐头去尾,不提前降低血流量;②血流量至少大于230毫升/分,内瘘条件好的青年人血流量可用250毫升/分。有的患者血流量大于 200毫升/分就感觉心里难受,这是一种错觉。小分子物质清除率随血流量增加而提高;③透析液流量不小于500毫升/分;④有条件者可用高流量透析器,最好用滤过器;⑤透析器复用不超过5次。
为了提高我国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必须与医护人员合作,做到以下几条:①透析充分是最重要的;②控制血压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③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大于1.0~1.2克,动物蛋白占2/3以上,透析期间饮水量限制在3公斤以下;④尽可能多活动;⑤心情舒畅;⑥患者的文化水平和疾病常识与生存质量也有关系,例如患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自觉地调节饮食成分和控制水分;具备一些疾病常识,可以更好地配合治疗。
希望在医患的共同努力下,让广大“透析者”,可以同常人一样活跃在家庭、社会以及各种工作岗位上。
问:我目前水肿、乏力,肌酐1100左右,被诊断为尿毒症。现已开始每周2次的透析治疗,现在总体感觉很好,正准备接受肾移植治疗,请问在等待肾移植的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呢?
答:您要先到移植中心评价您的状态,医生、护士会和您谈话,并对您进行检查以决定是否适合肾移植。在等待肾移植的这段时间,您需要控制您的血压在理想水平;如果您有糖尿病,要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您需要合适的饮食计划和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这些都可以使您的各个器官保持正常。在透析治疗的过程中按照医嘱服药,配合优质低蛋白饮食,辅以复方α-酮酸治疗,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1.及时治疗原发病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课加速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原发病缓解后,肾脏功能可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2.合理饮食
慢性肾脏病病人一般都伴有营养不良,因而在饮食上应合理调整,以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为宜,并切忌暴饮暴食。
3.预防感冒
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和加重肾功能损害的最常见诱因。感冒能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常继发感染。据报道,因感冒而使近40%的慢性肾炎加重。
4.慎重用药
有些药物(包括某些中药)对肾脏有毒性作用,因此,病人需慎用这类药物:如消炎镇痛药,庆大霉素类抗生素,含钾或汞的药物及中药的苍耳子、雷公藤、草乌、木通等。
慢性肾脏病患者到医院就诊应该进行什么检查?每项检查都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期“就医指导”我们为慢性肾脏病患者详细介绍到医院就诊应该做哪些准备,以及肾病患者就医过程中的误区,希望对广大肾病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患者对肾炎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目前国际上肾炎进入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就基本上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了,因此不要有病乱投医,尤其不要杂七杂八的什么药都吃。
建议患者去一些正规的大医院,根据情况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第二,各种感染都会导致机体的抗体升高,这些抗体就会破坏肾脏的基底膜,最后导致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在生活、起居方面,应该注意适当保暖,尤其预防感冒和腹泻,这是我们常见的感染。感冒一次感染的可能会升高一些。腹泻和感冒都容易加重肾功能的损坏。另外,在运动量上注意不要做过大量的运动,一般地来讲,肾功能不好的病人心脏功能比正常人都会差一些,承受不了过大量的运动,同时做大量运动也有可能突然发生心衰。因此,不宜做大量的运用,要适当地休息。比如患者可以早晚散步。
在饮食方面,肾病患者一定在量上要控制。比如说正常人一顿饭吃一只鸡问题不大,可是,对于尿毒症的病人来讲负担就过重了。不要吃得过饱,要七成饱。对我们正常人来讲吃七成饱营养已经够了,对尿毒症病人来讲吃多了还有一个过剩的营养产生的废物排不出去的问题,就会进到血液里面去,尿毒症的发展就会更快,从慢性肾炎到尿毒症所经历的时间就更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