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肾病要走出五个误区
当前我国慢性肾脏病防治形势严峻,从整个区域性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看: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超过10%左右,但知晓率尚不足10%。慢性肾病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有几类人属于肾病的高危人群:
1.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慢性泌尿道感染、尿路梗阻、自身免疫型疾病(红斑狼疮等)病人;
2.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
3.代谢性疾病(肥胖、血脂紊乱、高尿酸等)病人;
4.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的病人;
5.高蛋白饮食、吸烟、饮酒过度、低出生体重、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
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糖尿病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尤其是有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每年至少检查2次或2次以上。
有些肾病病人在治疗中存在一些误区,如:
1.肾病是“不治之症”:肾病并非无药可治,即使进入终末期,如果治疗得法,也能挽救一部分人的生命。关键是要在发病的初期,从饮食、作息规律等全面控制肾病的进展。
2.过分担心化验指标:患者不要死盯着化验指标,见到某些化验值升高就沮丧,下降就高兴,这样的心理是不正确的,要结合病情全方位地分析化验结果,听从专科医生的意见,不可擅作主张。
3.恐惧透析:很多患者认为,肾病患者一旦进入透析阶段,就进入了“绝境”。事实上,在发达国家的肾病治疗中,患者进入透析的时间一般是比较早的。如果能把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法和透析疗法巧妙结合起来,效果可能更好。
4.期望肾病“速愈”:患者希望疾病早点恢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实际情况看,慢性肾病的“速愈”是不太可能的。即使有合适的药物协助,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痊愈。目前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能直接并足量到达肾脏组织的药物都不多,这也是多年来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因此患者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5.肾病可以“自愈”:不少患者认为,肾病不是大病,只是出了些炎症,自己吃点消炎药就能治好,有的人认为,即使不吃药,肾病也能自愈。结果,将原本花不了多少钱就能治疗的病拖成了重病,到后期不仅要多花钱,还要耽误很多时间。只有治疗才是肾病患者的唯一选择,千万不可陷入“肾病自愈”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