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巧用黄芪
疲倦乏力、面色黄白、身体水肿、大便稀烂或难解、胃口差……这些在肾病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多因气虚所致。《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存正气、防外邪来改善这些症状?教你巧用“补气之最”的黄芪做药膳,以达到饮食辅助治病的效果。
黄芪药性微温,味甘,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
1.黄芪茶。黄芪15~50克用开水泡20~30分钟即可,可以反复泡水饮用。适宜于气虚疲倦乏力、身体水肿者。
2.黄芪红枣茶。黄芪15~50克,红枣6~10个(切开)。适宜于兼有面色黄白、指甲发白等血虚症状者。
3.黄芪蜜茶。黄芪30克,陈皮10克,蜂蜜2匙。适宜于气虚便秘者(有便意,但排便无力,而且大便并不干硬)。
这三种黄芪茶饮,补气功用,黄芪用15克即可,要利水消肿,黄芪用30~50克,并且选用生黄芪,效果较好。如果时间允许,按煎煮中药的方法,先浸泡30分钟,煮沸后文火煮15~20分钟,效果更佳。晚期肾衰竭的患者多需限制每日饮水量,不宜饮用过多,可以将煎煮好的茶用于煮饭、煮粥或者煲汤,能收到同样的功效。
黄芪在《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每日服用,延年长生。当然,这是对黄芪功效的夸大的称赞。其实并不是任何人、任何时间都适合服用黄芪。黄芪甘温略燥,一般不适合于体质属于阴虚的、体内湿热比较重的人,同时也不适合女性经期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