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谨防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是当前治疗尿毒症的最常见且行之有效的疗法,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存活期达到20年的比例高达43%。但血液透析治疗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心血管并发疾病、神经和精神系统障碍、免疫功能下降及营养不良等。
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肌肉萎缩、皮下脂肪减少等。由于尿毒症本身与血液透析会引发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营养物质丢失过多以及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因此尿毒症患者极易患上营养不良。
在血液透析的诸多并发症里,营养不良还会与心血管疾病、系统性炎症三者间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构成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症。
专家指出,在透析治疗中,医生一般都会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饮食指导,血液透析病人应该重视医生的营养宣教,积极配合医生对自己的营养、饮食及食欲的全面评估,及早发现和纠正摄入不足及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注重营养物质的补充。除日常饮食外,透析中应进食富含蛋白及热量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蛋类等,并注意开同、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补充。
此外,充分透析是改善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的前提,对营养不良的治疗至关重要。充分透析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症状,纠正酸中毒及减轻胰岛素抵抗,因而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
除了保证每周3次的透析治疗外,可适当增加透析次数和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同时应该注意,单纯增加透析剂量,增加小分子物质的转运,并不能改善营养状况和临床预后。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适当做一下血液滤过透析和血液灌流,增加中、大分子物质的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