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锻炼宜选步行
一个患了慢性肾病的人常常会从医生、家人或亲朋好友那里得到诸如这样的忠告:“一定要注意很好地休息啊!”“千万不能累着了呀!”“最好卧床休息吧。”这样的忠告也正是患者所期盼的和最容易接受的。于是,肾病患者就理所当然地休而息之,不敢稍事活动。更有甚者,就此卧床不起,过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殊不知,这种过分依赖休息的生活方式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却是弊多利少。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坚持不懈的运动可以增强抵御外界侵袭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生命活力。无病的人通过运动能够增进健康;有病的人通过运动能够促进康复。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同样应当积极地参加运动锻炼,才能有助于肾病的治疗和康复。从病理学的角度看,无论何种肾病,都程度不等地存在着血液微循环障碍,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肾脏的血液灌流量减少,从而加重肾脏的损伤。中医把这种情况称作“瘀血阻络”。适度运动有助于消除瘀血,过度静止可能会加重瘀血。
有人担心运动锻炼会加重肾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化验指标。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例如,肾病患者的蛋白尿、镜下血尿,以及下肢浮肿都有可能由于运动锻炼而暂时加重。尤其是运动性蛋白尿患者,往往是在运动后出现蛋白尿,而在卧床休息时完全正常。可是,我们不可能想象一个人为了保持尿蛋白检验阴性结果而一辈子卧床不起吧?正像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一样,以绝对卧床来换取某些化验指标的阴性结果也是同样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是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配合治疗,以促进病体的早日康复才是上策。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为好呢?肾病专家向肾病患者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徒手行进法,就是走路。远古时期,人类用自己的双脚走出了大森林,告别了灵长类,一直走到今天,靠的是这双脚;一个人从出生到终老,出演人生大舞台,靠的还是这双脚。中医学告诉我们:联系五脏的足六经脉都起源于脚底。坚持走路锻炼无异于进行持久的足底按摩,坚持走路锻炼能够激发五脏六腑的机能和活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新陈代谢都能得到增强,进而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病体康复。所以,俗话说“百炼不如一走”,“走为百炼之祖”,确实是经验之谈。
当然,对于慢性肾病患者来说,实行走路锻炼,也要注意适度。体质差的可缓行,时间短些;身体强的可疾走,时间长些。或漫步于公园,或疾行于林间,或攀登于山坡,心旷神怡,持之以恒,必能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