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是“补品”
经常有一些肾病患者急于将病治好,在医生开药后,觉得自己太虚弱,就自行在药店买一些中药、中成药混合着一起吃。比如听人家说六味地黄丸补肾的,就猛吃;自己没力气,去买人参吃;有人说蛤蚧好,就自己买了炖;冬虫夏草再贵也要买……
这样的做法其实有两大误区。一个认为:中药没有毒,买这些名贵补品肯定没错;第二个则是不懂中药其实是要辨证使用的,同样都是肾病,有的药别人能吃你就不一定适合。
首先是认为中药无毒。这个观念已经被许多实验证实是不正确的。其实任何药物也好,食物也好,都可能造成“中毒”,比如喝水过多会造成“水中毒”。砒霜是毒药,但很微量的情况下却可以用来治疗白血病。所以,药物是不是有毒往往和剂量有关系。
其次,中药是属于中医理论的,需要对疾病进行辨证分型。这和西医的分型有很大的不同。往往是结合气血阴阳寒热虚实,以及五脏和归经等来分。比如肾阴虚患者表现为五心烦热(手心、脚心、胸口)、口干、舌质红等,这类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但如果是小便清长、面色白、浮肿、怕冷,这患者就可能是阳虚患者,绝对不能吃六味地黄丸,越吃越冷。人参也是民间很热爱的补品,有句话叫“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罪”,说的就是人们特别喜欢补益作用的人参,就算人参杀了人没有罪;而泻下作用的大黄,就算救了人也不会被人夸有功劳。但试想一个患者身体很热,大便燥结,这时候会不会用清热泻下作用的大黄比温热补气的人参要适合呢?我们毕竟不是医生,用什么药还是应请专业医生指导。
中西结合是很好的治疗肾病的方法,只是患者千万不要冒充医生,选择药物不能儿戏,要请中医给予望闻问切,给予处方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