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肾衰莫忘低蛋白饮食

早期发现慢性肾衰竭呢?首先,应加强对高危致病因素的监测,如高血压、糖尿病、老年、吸烟、肥胖、高血脂症、肾小球肾炎、多囊肾、肾小管间质肾炎、肾结石、泌尿系统解剖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接触肾毒物质等。其次,应定期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脂、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必要时可做更精确的同位素GFR测定。这些检查可确定有无慢性肾衰竭及具体分期,帮助确定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因。其中,肾小球肾炎病人做肾穿刺,是明确病理类型、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很重要的方法,其在B超引导下操作,安全性很高,对身体无明显影响。 慢性肾衰竭该如何治疗呢?首先,应在肾脏病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的治疗与随诊。有资质的肾脏病专科医师会对病人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及原因进行准确的评估;会针对某些病因进行治疗,这可使部分病人肾功能得到稳定甚至逆转;会采用一系列国际肾脏病学界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延缓病人的肾功能下降。这些方法有:严格控制血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受体拮抗剂(ARB),控制血糖和血脂,采用低盐饮食,低蛋白饮食加开同,戒烟,避免肾毒药物,改变生活方式,纠正贫血,纠正酸中毒,治疗肾性骨病,纠正营养不良,治疗心血管并发症等等。肾脏病专科医生会定期监测病人的肾功能进展,准确判断何时需要透析治疗,提前进行全面的透析前宣教。

Copyright 2014 keto.com.cn 京ICP备14002643号-3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6-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