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保心护肾的“双重防线”
心脏病与肾脏病好比一对“难兄难弟”,肾脏病的发生会加速心脏病恶化,而心脏隐患又很可能以肾脏病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肾脏病与心脏病是“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因此,肾脏病患者要注意心脏保护;同样,心脏病患者也应注意肾脏病的早期防治。
危害:高血压加重慢性肾脏病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与心脏病、脑卒中有关,但是却不了解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关系。其实,高血压会加重慢性肾脏疾病,而慢性肾脏疾病更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从而大大增加心血管和脑血管病发生的几率。
我们都知道,肾脏是由微小血管组成的脏器,长期高血压作为一个大环境,可以导致肾脏这个小环境的缓慢病变。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肾脏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硬化也加重。若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引起所有的肾小球发生硬化或者退化,最终导致肾脏萎缩、纤维化和衰竭。临床上将这种由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肾损害。
诊断:密切观察心肾功能
在肾脏病的早期阶段,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明显增高,而且是导致透析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肾脏病患者可通过以下这些检测方法,确认自己是否存在心血管病风险:
1.心电图:该手段是检查心脏病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而电解质紊乱或一些尿毒症毒素也可能使心电图产生异常,因此,仅仅依靠心电图检查很难发现心脏疾病。如果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可通过连续24小时监测动态心电图来明确诊断。
2.影像学检查:该手段是重要的检查方法。常用的有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可实时显示心脏的结构及心壁的运动情况,还能较准确地测定患者的心功能;颈动脉超声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动脉硬化。
3.冠状动脉造影:该手段被喻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由于造影所使用的造影剂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因此肾脏病患者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